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电子游戏技巧解析图解大全 > 新闻动态 > 西康建省始末

西康建省始末

2025-10-09 02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       西康,介于川藏间,包括今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。根据国民政府的命令,1939年元旦西康正式建省。自清末川边土司改流以后,西康建省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。

      鸦片战争以后,英俄先后将魔掌伸进西藏。1904年,英国迫使西藏地方政府签订《拉萨条约》,西藏处境危急。为此,清政府于1905年6月任命赵尔丰为炉边善后督办,次年七月,又任命赵为督办川滇边务大臣,开始统筹川边事宜。赵尔丰大力经营,实行改土归流,全边设治20余处,川边状况大为改观。1911年,赵尔丰改署四川总督,以傅嵩炑代理边务。傅体察边情,于当年8月具奏清廷,建议川边改设行省,拟名“西康省”。他并建议将边务大臣改为西康巡抚,边务收支局改为度支局,关外学务局改为提学司。旋因辛亥革命爆发,清王朝垮台,建省之议遂搁置下来。

图片

赵尔丰

       1911年,武昌起义爆发,十三世达赖与英印总督密商,认为有机可乘,于是,1912年,在英国支持下以达桑占为总司令的西藏叛军,围攻拉萨,日喀则、江孜的川军,并进扰西康西藏。

       1913年1月,达赖进入拉萨,宜布“独立”,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,并大举内犯,雅江、理化、稻成、定乡、德荣、察雅、宁静、贡觉等处,相继失陷,昌都被围。四川都督尹昌衡奉命西征,云南都督蔡锷也派滇军援助,不数月失地相继克复。遂建置“镇抚府”,改各设治为州、府、县。时中央任命尹昌衡为征藏总司令,入藏平叛。然而英国公使朱尔典忽向中国外交部提出抗议:“中国不得干涉西藏内政,不得派军队进西藏。关于西藏问题,中英两国另立新约解决之。中国若不承认,英国不承认国民政府。”袁世凯被迫改任尹昌衡为川边镇抚使,令其停止进兵,滇兵也令撤回,川藏军队划瓦合山而守。

       1913年10月,中英藏三方召开西姆拉会议,英国还勾结西藏地方代表私订《西姆拉条约》,中国政府代表拒绝签字,并声明对此类条约或文件,中国政府一概不予承认。

       1914年6月,北京政府改川边道为川边特别行政区,置镇守使,府州一律改县。川边镇守使总辖川边各县军民两政,张毅、刘锐恒、殷承献、陈遐龄历任此职。

       1917年秋天,达赖借口士兵冲突,大举进攻川边,川军节节败退,宁静、察雅、德格、邓柯、昌都、石渠、白玉等11县先后失守。川边镇守使陈遐龄与藏方订立《绒坝岔协定》13条,承认现状。1925年春,北京政府裁撤镇守使,任命刘成勋为西康屯垦使,川边政局未有改变。

       1928年,国民政府任命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为川康边防总指挥。同年3月10日,在康定设西康特区政务委员会,统辖西康的民政财政。韩霈、吴泽三、胡人纪、陈启图四人任委员,龙邦俊为主席委员。7月,国民政府电令刘文辉切实推行三民主义,以“绥服边民,共图致治”。9月,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西康与热河、绥远、察哈尔、宁夏、青海等区,同改行省,后西康建省迟迟未能实行。

       1930年6月18日,发生大金寺与白利寺的冲突。本来两寺都属于西康的甘孜县,白利寺属白利土司,大金寺属朱倭土司。二大寺庙存在财产债务纠纷,屡起争端,不得解决,于是向甘孜县政府起诉。县知事韩文琦处置不当,当地军事长官,不明实情,妄动干戈,剿办大金寺。大金寺派人入藏请求达赖援助,演成战争。激战数月,死伤盈野。

       1931年春,康军大败,甘孜失陷,藏军遂占甘孜、瞻化两县及炉霍的朱倭乡,理化的穹坝、霞坝二村。国民政府电令双方停止战争,听候中央解决,并派蒙藏委员会委员唐柯三前往调处。然而,不久因“九·一八”事变发生,国人视线移向东北,政府电云:“国难方殷,对藏亟宜亲善,甘(指甘孜)事从速解决。”唐柯三遂与西藏代表琼让,议定停战办法八项,其中包括甘、瞻两地暂由藏军驻守,俟另案办理,大金寺、白利寺事,由琼让秉公处理等。此项办法发表后,西康民众群起反对,迫使唐柯三辞职。于是,国民政府将此案交由川康边防总指挥刘文辉办理。

       1932年5月,川康边防军与青海马步芳部,联合反攻,驱藏军至金沙江以西,收复1918年失陷的德格、白玉、邓柯、石渠四县,与藏军互扼冈拖而守。同年9月,刘文辉、刘湘之间发生战事,刘文辉为减少后顾之忧,命令驻军旅长邓骧与藏方订约,10月,订立《冈拖条约》,规定川军以金沙江上下游东岸为最前防线,藏军以金沙江上下游西岸为最前防线;所有历年汉藏一切悬案,听候中央与达赖解决;自停战撒兵之日起,双方交通,恢复原状,商民往来无阻。此次战事影响很坏,西藏方面所耗民财合藏币3000万之巨,西藏经济陷入极度恐慌之中。

       1933年6月起,达赖趁川军内战,刘文辉无暇西顾之时,再次东犯西康。11月又由昌都向金沙江进犯,被川军、青军大败于竹巴笼,藏军被迫后撤。12月3日,藏军千余人又渡过金沙江侵入西康,与川军冲突。是日,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电令双方停止军事行动,静候调解。达赖电复表示遵令,命令藏军停止军事行动。

图片

十三世达赖

       1933年12月17日,十三世达赖圆寂,侵康的藏军退归原防(金沙江上下游以西)。国民政府特派黄慕松为专员,赴藏致祭达赖。达赖去世,本为解决康藏纠纷的大好时机,不想,次年2月间又发生藏军侵康事件。

       1934年初,藏军驻昌都的噶伦真冬派人入康,到雅安晋谒刘文辉,大意是:藏方达赖新丧,司伦噶厦继续主持政教,现决拥护中央。他表示已派熟悉康藏情形的琼让代表前往矮达,与川康军代表交涉,同时,拉萨三大寺也派代表参预其事。请求刘文辉也派代表前往。刘文辉派康藏交涉员兼德格知事姜郁文由德格渡江前往矮达,吊唁达赖,并准备交涉。琼让及三大寺代表不久也赶到。

       1934年2月8日双方正式交涉,琼让提出四项条件:(一)德格、邓柯、石渠、白玉、甘孜、瞻化、朱倭(炉霍县属之一村)及康南之盐井与巴安县属河西各村之地,须完全交由藏方管辖;(二)1932年康藏双方在冈拖订立停战和约无效;(三)大金寺僧自去岁退过金沙江西岸,飘泊无依,川康军现应无条件容其返寺,不得故意阻拦;(四))日康军如不容纳大金寺僧返寺,则彼等采取自由行动,藏方不能负责。上述四条受到姜郁文逐条驳复。双方于8,9,13日连续辩论,没有结果,姜郁文险遭扣押。

       1934年2月13日,藏军以大金寺僧兵为前锋,绕道偷渡金沙江,与康军相持两天。到15日拂晓增加大部兵力,猛攻金沙江东岸的邓柯县城,隔绝邓柯、德格间的交通。邓柯城驻军仅一连,因众寡不敌,当即撤出,藏军入城。川康军步兵二旅旅长邓让得报,速调张我戎团驰往增援。16日,双方在邓柯、德格间的一个要隘交火,藏兵败退邓柯。17日,川康军克复邓柯。藏军及大金寺僧兵退往观音寺集中。同时,德格方面从17日起双方也正式接触,藏军用机枪大炮掩护大批皮船企图强渡过河,经川康军击沉多艘,藏方终未得逞。

       为了解决西康问题,1934年,国民党中央决议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,以加快西康建省事宜,并于12月任命刘文辉、诺那、刘家驹、张铮、冷融、段班级、向传义等七人为委员,以刘文辉为委员长。1935年7月,西康建省委员会在雅安正式成立。委员会直属国民党中央,主持筹备西康建省事宜。

图片

刘文辉

       1938年1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47次会议议决,改组西康建省委员会,以刘文辉、段班级、向传义、李万华、任乃强、叶秀峰、周学昌、王靖宇、韩孟钧为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,刘文辉为委员长,王靖宇为西康建省委员会保安处处长,杨永浚为秘书长。同时,国民党中央派刘文辉、周学昌、骆美轮、李吉辰、徐季梁、戚彬如、姚仲梁等七人为国民党西康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委员,刘、周、骆三人为常委。3月14日,所有建省党部各委员在康定中山台举行就职礼。经国民政府同意,西康建省委员会与四川省政府协商,自1938年9月1日起,将四川省西部的雅安、芦山等14县,金汤、宁东二设治局,改隶属西康。这样,西康所辖有32县和两个设治局。

       1938年11月中旬,西康建省委员会电告行政院:“所有建省一切事宜,亦业经筹备告竣,请由中央明令建省,即于二十八年(1939)一月元日正式组府。”

       1939年1月1日,西康省政府在康定省府正式宣告成立。省府委员九人:刘文辉、段班级、李万华、叶秀峰、韩孟钧、王靖宇、杨永浚、黄述、格聪。其中刘文辉兼主席,段班级兼民政厅长,李万华兼财政厅长,叶秀峰兼建设厅长,韩孟钧兼教育厅长,王靖宇兼保安处长。至此,筹建西康省的漫长过程才告终结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《多肉花卉 花开不断》(组图)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电子游戏技巧解析图解大全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